外界对海王资金链存猜疑 张思民自解迷局
http://www.dsblog.net 2006-06-20 16:26:12
2005年2月底,高盛方面悄悄考察了潍坊海王,据称高盛对入股潍坊海王兴趣甚浓。而就在此前几个月内,海王集团相继在海王星辰获高盛4000万美元投资,英特龙获证监会批准分拆赴港上市。海王集团所持有的海王生物法人股又被继续质押给中国银行深圳分行。
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引来外界对海王资金链的诸多猜疑:海王是否资金出现问题?是否通过一系列的股权融资来缓解资金压力?海王的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长期为负,应收账款和存货近年来大幅增加也加剧了外界对海王资金问题的疑虑。
资金链
海王集团董事长张思民对此回应说:“海王的这些股权融资运作,是海王旗下的子公司发展到今天瓜熟蒂落的必然一步。”张思民说:“高盛这样的国际大投行,它的投资并不是想要就能要到的。谁能预测到高盛在什么时候投资海王星辰?为了英特龙的上市,我们筹备了四年,而且赴港上市也是必须通过证监会的层层批准的,如果是海王资金出问题,那么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在谈及海王生物(000078)对中科健及其子公司尚有的1.88亿担保时,海王生物总经理刘占军说:“由于海王是民营企业,互保是银行所要求的。而且当时的中科健也还是不错的企业。但是,我们的担保公司数量是非常少的,而且数额一直在减少。”张思民说:“海王集团董事会已经决定,今后不再给任何一家公司作担保。”
记者发现,海王集团虽然有数十亿的资产和销售额,但是作为上市公司的海王生物(000078),截至2004年第三季度,银行借款有8亿多,但是长期负债只有700万。张思民无奈地表示:“这就是中国民营企业的悲哀,很难从银行取得长期贷款。不过《三十六条》提出,要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真如一场春风,希望春风能化春雨。”
关于海王集团质押海王生物法人股,张思民说:“这笔贷款,三年前就在进行,这次是继借。我们现在不给人担保和互保,从银行贷款也不容易,只有质押股权从银行融资。”
海王集团和海王生物(000078)的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多年来一直为负也是外界质疑海王资金紧张的一个根据。张思民说:“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这个指标终于成为正数。”记者从海王集团内部得到的海王集团的财务数据也显示,2004年海王集团和海王生物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已经翻正。
海王生物的存货和应收账款近年来的剧增也是外界质疑海王资金链的一个重要依据。存货从2001年年底的5837万增加到2004年第三季度的2.31亿。应收账款在2004年中期就突破了8.4亿。刘占军笑称:“这是一个误解。存货分为两个部分,工业存货和商业存货。事实上,海王的工业存货一直在下降。但是收购潍坊海王医药之后,由于医药商业流通企业的性质,存在较长的商品周转期,导致库存上升。2003年,潍坊海王的库存周期天数是45天,库存有2亿,2004年公司周期天数虽然减少为35天,但是随着销售额增加库存也还是会增加。2005年潍坊海王预周转天数准备降低到30天,存货仍将增加。”刘占军说:“应收账款也是一个道理,应收账款的增长主要是由潍坊海王的销售周期造成的,因为医院一般都是1-2个月结款。工业部分的应收账款也都在下降。”
产业链
海王的产业链条也一直为外界所怀疑。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海王的保健品运作并不成功。而对于海王保健品之外的运作,许多人认为张思民玩的只是资本游戏。
对玩资本游戏的说法,张思民一笑置之:“外界看不懂海王很正常,海王也不会迎合外界的揣测。如果是玩资本游戏,能玩来高盛的投资?能玩出业内公认的潍坊海王现象?”不过张思民也表示,海王与外界和媒体的沟通做得不够,导致目前出现对海王的诸多猜测。
不过,张思民对记者感慨说:“在保健品方面,我要拜史玉柱和朱保国为师,他们确实做得好。”
有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海王保健品其实已经成为海王集团中的一块短板,甚至可以说是最烂的一部分。”不过,该人士透露,海王保健品的销售收入目前仅占整个海王集团销售额的5%左右。一位海王内部人士说:“海王的品牌只能靠保健品来做,通过海王品牌的树立,能够带动处方药和海王整个平台的提升。最好的成功例证就是整个海王系的销售额比2000年增加了10倍多。海王的品牌策略,在战略角度是成功的。”海王总裁助理张立军说:“外界对海王有个误会。由于海王在保健品上打广告,就认为海王主要就是保健品公司。”
张思民对海王保健品的营销战略的得失未多加评论,他只是表示:“2004年底海王已经有一个一类新药进入临床试验,2005年很快又会有一个一类新药投入临床。按照国际经验来看,这是一个医药企业进入突飞猛进阶段的一个标志。
在高盛入股海王星辰之后,海王星辰也在加快开店的速度。高盛刻意对所获股权保密,不过记者从各渠道获知,高盛的股权比例大概在25%左右。高盛通过董事会参与海王星辰的经营管理。张思民说:“海王星辰是海王发展的一个写照。从1996年第一家店开张,持续投入,连续九年亏损。但是,为什么高盛会直接投资九年亏损的企业。海王集团这几年利润没有大幅增长,主要原因也是目前还是整个海王的一个积累期和投入期。在高盛进入星辰三个月后,海王星辰就实现盈利。”在谈及海王星辰前任总经理朱丹在高盛进入时离开星辰的事件时,张思民说:“朱总是创业元老,创业需要激情,但是在与国际资本的碰撞中,更需要理性。”
潍坊海王又是海王的一个得意力作,但同样又受到质疑。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总觉得潍坊海王的增长高得有点问题,但是又没有证据。”2003年3月,海王生物投入6000万元,增资山东潍坊医药站,海王生物占60%的股份。2002年收购前潍坊医药站亏损1400多万,收购后2003年盈利1600多万,2004年盈利还将增加,成为山东医药企业的龙头企业。当记者对张思民转述上述人士的质疑时,张思民“哈哈”大笑说:“这就对了!对潍坊海王高成长的质疑者非常多,去年有多批业内人士带着质疑去潍坊考察,但是最终通过考察潍坊海王的运作,都信服了。潍坊海王剩下的40%股权是属于管理团队的,这个团队很优秀也很拼命。”
但是,上市公司海王生物的利润却令人失望。截至2004年第三季度,虽然主营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但是净利润却同比下降了39.86%。张思民说:“对于成长型的企业来说,利润不能以牺牲品牌价值和技术创新为代价。这几年海王主要就是在投入。如果没有这些持续地投入,比如对英特龙的五年在流感疫苗领域的持续投入,就不可能抓住现在流感疫苗大爆发的商业机会。疫苗项目对海王生物的意义很大。海王终将给股东客观的回报。”
在医药OEM方面海王也有所动作。2003年海王收购福药。刘占军说:“福药有几百个普药批号,和海王有很大互补性。不过因为刚刚开始,医药OEM的情况目前不方便透露。”
相关 海王三大谜团辨析
证监会调查
2002年2月5日,证监会进入海王生物调查。据介绍,调查重点是海王与名派广告公司的交易。2001年海王生物与名派签署广告代理协议,并支付广告费2.15亿元(含2002年度预付广告费1.14亿元),而名派公司法人代表及总经理为海王生物高级管理人员的亲属。但是,最终没有调查出结果。海王的一位人士对记者说:“这是中国证监会惟一一次立案调查一个公司,但最终证明公司是诚信和清白的案例。”
巨能钙以股抵债
2004年11月24日,海王生物公告称,香港公民王书庆愿将其持有的陆星公司100%股权,以及总价值不低于人民币2.75572亿元的香港上市公司亚洲资源?0899.HK?的股票,替巨能实业偿还对海王生物的欠款及逾期利息。由于亚洲资源在香港股价涨幅已很大,外界曾有舆论认为这是海王自己出钱让王书庆出面给自己还钱。张思民在谈及这个事件时十分激动,他说:“王书庆和海王和我绝对没有一点关联关系!当时监管部门也来查过,如果有关联,那么我就是在犯罪。在当时来看,巨能毕竟还了钱,这是当时最好的选择了。”张思民表示,会长期持有亚洲资源的这部分股票。
抽逃注册资金案
2001年,张思民与杭州联升房地产公司总经理赵吉以自然人名义合资组建了杭州新地置业有限公司。2003年11月28日,余杭区工商局当时出示了赵吉和张思民签署的“杭州新地置业有限公司关于注册资金的备忘录”,根据备忘录,显示张思民和赵吉事先预谋抽逃注册资金6000万。但是,经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鉴定:该“备忘录”中张思民的签字系伪造。其中隐情在一两周内将明晰。
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引来外界对海王资金链的诸多猜疑:海王是否资金出现问题?是否通过一系列的股权融资来缓解资金压力?海王的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长期为负,应收账款和存货近年来大幅增加也加剧了外界对海王资金问题的疑虑。
资金链
海王集团董事长张思民对此回应说:“海王的这些股权融资运作,是海王旗下的子公司发展到今天瓜熟蒂落的必然一步。”张思民说:“高盛这样的国际大投行,它的投资并不是想要就能要到的。谁能预测到高盛在什么时候投资海王星辰?为了英特龙的上市,我们筹备了四年,而且赴港上市也是必须通过证监会的层层批准的,如果是海王资金出问题,那么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在谈及海王生物(000078)对中科健及其子公司尚有的1.88亿担保时,海王生物总经理刘占军说:“由于海王是民营企业,互保是银行所要求的。而且当时的中科健也还是不错的企业。但是,我们的担保公司数量是非常少的,而且数额一直在减少。”张思民说:“海王集团董事会已经决定,今后不再给任何一家公司作担保。”
记者发现,海王集团虽然有数十亿的资产和销售额,但是作为上市公司的海王生物(000078),截至2004年第三季度,银行借款有8亿多,但是长期负债只有700万。张思民无奈地表示:“这就是中国民营企业的悲哀,很难从银行取得长期贷款。不过《三十六条》提出,要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真如一场春风,希望春风能化春雨。”
关于海王集团质押海王生物法人股,张思民说:“这笔贷款,三年前就在进行,这次是继借。我们现在不给人担保和互保,从银行贷款也不容易,只有质押股权从银行融资。”
海王集团和海王生物(000078)的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多年来一直为负也是外界质疑海王资金紧张的一个根据。张思民说:“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这个指标终于成为正数。”记者从海王集团内部得到的海王集团的财务数据也显示,2004年海王集团和海王生物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已经翻正。
海王生物的存货和应收账款近年来的剧增也是外界质疑海王资金链的一个重要依据。存货从2001年年底的5837万增加到2004年第三季度的2.31亿。应收账款在2004年中期就突破了8.4亿。刘占军笑称:“这是一个误解。存货分为两个部分,工业存货和商业存货。事实上,海王的工业存货一直在下降。但是收购潍坊海王医药之后,由于医药商业流通企业的性质,存在较长的商品周转期,导致库存上升。2003年,潍坊海王的库存周期天数是45天,库存有2亿,2004年公司周期天数虽然减少为35天,但是随着销售额增加库存也还是会增加。2005年潍坊海王预周转天数准备降低到30天,存货仍将增加。”刘占军说:“应收账款也是一个道理,应收账款的增长主要是由潍坊海王的销售周期造成的,因为医院一般都是1-2个月结款。工业部分的应收账款也都在下降。”
产业链
海王的产业链条也一直为外界所怀疑。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海王的保健品运作并不成功。而对于海王保健品之外的运作,许多人认为张思民玩的只是资本游戏。
对玩资本游戏的说法,张思民一笑置之:“外界看不懂海王很正常,海王也不会迎合外界的揣测。如果是玩资本游戏,能玩来高盛的投资?能玩出业内公认的潍坊海王现象?”不过张思民也表示,海王与外界和媒体的沟通做得不够,导致目前出现对海王的诸多猜测。
不过,张思民对记者感慨说:“在保健品方面,我要拜史玉柱和朱保国为师,他们确实做得好。”
有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海王保健品其实已经成为海王集团中的一块短板,甚至可以说是最烂的一部分。”不过,该人士透露,海王保健品的销售收入目前仅占整个海王集团销售额的5%左右。一位海王内部人士说:“海王的品牌只能靠保健品来做,通过海王品牌的树立,能够带动处方药和海王整个平台的提升。最好的成功例证就是整个海王系的销售额比2000年增加了10倍多。海王的品牌策略,在战略角度是成功的。”海王总裁助理张立军说:“外界对海王有个误会。由于海王在保健品上打广告,就认为海王主要就是保健品公司。”
张思民对海王保健品的营销战略的得失未多加评论,他只是表示:“2004年底海王已经有一个一类新药进入临床试验,2005年很快又会有一个一类新药投入临床。按照国际经验来看,这是一个医药企业进入突飞猛进阶段的一个标志。
在高盛入股海王星辰之后,海王星辰也在加快开店的速度。高盛刻意对所获股权保密,不过记者从各渠道获知,高盛的股权比例大概在25%左右。高盛通过董事会参与海王星辰的经营管理。张思民说:“海王星辰是海王发展的一个写照。从1996年第一家店开张,持续投入,连续九年亏损。但是,为什么高盛会直接投资九年亏损的企业。海王集团这几年利润没有大幅增长,主要原因也是目前还是整个海王的一个积累期和投入期。在高盛进入星辰三个月后,海王星辰就实现盈利。”在谈及海王星辰前任总经理朱丹在高盛进入时离开星辰的事件时,张思民说:“朱总是创业元老,创业需要激情,但是在与国际资本的碰撞中,更需要理性。”
潍坊海王又是海王的一个得意力作,但同样又受到质疑。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总觉得潍坊海王的增长高得有点问题,但是又没有证据。”2003年3月,海王生物投入6000万元,增资山东潍坊医药站,海王生物占60%的股份。2002年收购前潍坊医药站亏损1400多万,收购后2003年盈利1600多万,2004年盈利还将增加,成为山东医药企业的龙头企业。当记者对张思民转述上述人士的质疑时,张思民“哈哈”大笑说:“这就对了!对潍坊海王高成长的质疑者非常多,去年有多批业内人士带着质疑去潍坊考察,但是最终通过考察潍坊海王的运作,都信服了。潍坊海王剩下的40%股权是属于管理团队的,这个团队很优秀也很拼命。”
但是,上市公司海王生物的利润却令人失望。截至2004年第三季度,虽然主营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但是净利润却同比下降了39.86%。张思民说:“对于成长型的企业来说,利润不能以牺牲品牌价值和技术创新为代价。这几年海王主要就是在投入。如果没有这些持续地投入,比如对英特龙的五年在流感疫苗领域的持续投入,就不可能抓住现在流感疫苗大爆发的商业机会。疫苗项目对海王生物的意义很大。海王终将给股东客观的回报。”
在医药OEM方面海王也有所动作。2003年海王收购福药。刘占军说:“福药有几百个普药批号,和海王有很大互补性。不过因为刚刚开始,医药OEM的情况目前不方便透露。”
相关 海王三大谜团辨析
证监会调查
2002年2月5日,证监会进入海王生物调查。据介绍,调查重点是海王与名派广告公司的交易。2001年海王生物与名派签署广告代理协议,并支付广告费2.15亿元(含2002年度预付广告费1.14亿元),而名派公司法人代表及总经理为海王生物高级管理人员的亲属。但是,最终没有调查出结果。海王的一位人士对记者说:“这是中国证监会惟一一次立案调查一个公司,但最终证明公司是诚信和清白的案例。”
巨能钙以股抵债
2004年11月24日,海王生物公告称,香港公民王书庆愿将其持有的陆星公司100%股权,以及总价值不低于人民币2.75572亿元的香港上市公司亚洲资源?0899.HK?的股票,替巨能实业偿还对海王生物的欠款及逾期利息。由于亚洲资源在香港股价涨幅已很大,外界曾有舆论认为这是海王自己出钱让王书庆出面给自己还钱。张思民在谈及这个事件时十分激动,他说:“王书庆和海王和我绝对没有一点关联关系!当时监管部门也来查过,如果有关联,那么我就是在犯罪。在当时来看,巨能毕竟还了钱,这是当时最好的选择了。”张思民表示,会长期持有亚洲资源的这部分股票。
抽逃注册资金案
2001年,张思民与杭州联升房地产公司总经理赵吉以自然人名义合资组建了杭州新地置业有限公司。2003年11月28日,余杭区工商局当时出示了赵吉和张思民签署的“杭州新地置业有限公司关于注册资金的备忘录”,根据备忘录,显示张思民和赵吉事先预谋抽逃注册资金6000万。但是,经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鉴定:该“备忘录”中张思民的签字系伪造。其中隐情在一两周内将明晰。
<<
1
>>
相关报道
- 康尔生物2024年度华东区金秋荣耀表彰会举办
- 卫康深度布局肠道微生态 打造权威全景产业链
- 春芝堂25周年庆“健康百年工程”亮点抢先看
- 解读经济形势,共探直销行业增量机遇
- 安然年会高光合集|公益“心”升级 温暖传递
最新评论(共2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
第2楼, 过客 2006-06-23 17:30:36 投诉 支持(1426)我看比较客观公正,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免得上当受骗。
-
第1楼, 海王集团法律事务部 2006-06-20 17:17:10 投诉 支持(1550)尊敬的中国直销博客网各位领导: 我仅代表海王集团10000万名员工.向你们说:谢谢,辛苦拉!关于海王的报道,我希望你们客观公正!不要给社会填乱!不要给中国直销行业填乱!要对得起自己的言行!希望在报道一些新闻的时候,客观.公正!要给中央打造和谐社会贡献你们的力量!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公民的责任! 海王集团法律事务部 2006年6月20日
发表评论
dsblog.net推荐
- ·欧瑞莲2024第三季度财务业绩发布
- ·USANA葆婴公布2024第三季度财务业绩
- ·康宝莱2024三季度财报发布
- ·铸源优品APP停服更新
- ·三生东方素养品牌广告登陆山东卫视
- ·艾多美入选山东电子商务平台名单
- ·天狮获“朝华榜”品牌影响力企业
- ·嘉康利将进军澳大利亚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