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京源学校副校长孙清亚毕业致辞:成绩好,未来就好吗?

我的日志

面向未来,你为失败做好准备了吗?

 

演讲时间:2015年7月

 

——北京市京源学校副校长孙清亚在2015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这篇“不合时宜”的校长致辞,戳中了无数人的心)


学校只给了你短暂的成功,没有给你永久不败的未来
 

今年看到高考成绩,没有像往年那样“欣喜若狂”,我很冷静,因为我一直在思考三个问题:这些“好看的数据”能代表你们高中三年的全部学习成果吗?成绩较好的同学未来一定会较好吗?这些成绩能证明我们的教育已经很成功了吗?

 

今天我不敢用简单的主观推断来回答这三个问题。最近,我们越来越觉得不应该只拿高考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学习的全部、也不应该只拿高考成绩来衡量一个学校教育的全部。

 

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案例,今年是我高中毕业20年,这些年来同学分散在五湖四海,去年在北京举行了一次聚会。这些同学当中,有在政府部门担任高管的、有在大学当教授的、也有在中学当老师和副校长的,等等。但是这些同学在高中时候的表现各不一样:有成绩一流的、有成绩一般的、有很听话的、也有学校多次要开除的……大家在一起共叙自己以及保持联系的同学18年来的经历、感悟和成就,最后几乎达成这样三点共识:

 

学习一定要好但不一定去追求第一名,因为追求第一名往往会使人成为“书呆子”。
 

一定要上大学,因为不上大学是没有希望的,尤其对农村地区的学生;但不一定都要上好大学,因为上大学就是一个人的临时身份象征,今天没有同学在意哪个老师是北师大毕业的、哪个老师是地方师范学院毕业的,因为好大学只影响你2-3年。
 

一定要有能力但不是只有学习能力,因为社会能力(人际、仗义、诚信)比学习能力(高分、博学)重要得多!

 

我有这样的一个推断:你的高考成绩即将一文不值。我们应不以高考成绩高而沾沾自喜,也不以高考成绩低而盲目自悲。学校只给了你短暂的成功,没有给你永久不败的未来!

 

名次不再排队,不确定的未来里你们都平等

 

当你们的高考成绩一文不值以后,你们就平等了,因为学校不再对你们的名次进行排队了。这种平等是指大家都将拥有同等的、新的发展机会,可以同等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当然你们也将同等地面临各种挑战。

 

我总结出这样一些结论:将来个人的发展好坏与高考成绩高低没有必然关系;学习能力强未必未来工作能力强,学习能力弱也未必未来工作能力弱,这里就有很多个“不一定”,我把这些不一定称为“教育测不准原理”。

 

“教育测不准原理”告诉大家:你们的未来是不确定的。那么我们必须思考未来可能是什么样子?谁将主宰这个世界?谁将是引领未来的拔尖人才?

 

决定未来的六大能力,谁先掌握谁就占了先机

 

记得在你们高一的时候,我说过:未来就是还没有来!今天我们处于什么时代呢?这个时代里,数据大爆炸、人人自媒体、手机微信微博,我们的生活方式已经改变得面目全非。据说不久的将来我们不用到商场去买鞋子了,只需在家用3D打印机就可以“自造”。可见人类很多工作都已被计算机取代,信息时代的下一个时代是什么?概念时代——如果说人和动物的区别就是因为人能够制造工具并且使用工具,那么人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有没有形成差距?尤其是到了新经济时代,如果有所谓优秀的人和平庸的人之分,他们的区别在哪里呢?人和人的区别在于优秀的人能够制造概念并且可以使用概念。

 

在概念时代,只有具备电脑无法企及的能力,才能在未来处于领先地位。你能说出十个电脑或机器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者工作吗?盖房子?扫地?洗衣服,几乎找不到了!

 

这就是形成了决定未来的六大能力:灵感设计、创造故事、发现幸福、情感交流、游戏娱乐、寻找价值等。每个人都能掌握概念时代的这六种右脑能力。

 

关键问题是:谁先掌握了它们,谁就会在这个时代占得先机。

 

大学不是用来虚度的,真正的学习是从大学开始

 

你的未来和今天你的理想可能风马牛不相及,鲁迅都可以弃医从文,你也可能弃文从理、学非所用,这些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看到了未来。

 

在未来你们干什么职业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看到你所干的职业的价值和意义。真正优秀拔尖的人才是随心所欲的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干什么就成什么!因此要积极准备干好这份职业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真正的学习是从大学开始的,记住大学是用来学习的不是用来虚度的。如果你不学,在未来的路上,你们将遇到各种各样的失败甚至惨败,这是必然的。

 

一个人失败主要原因只有两个:一是努力不够,二是借口太多!在此,向大家强烈推荐一本书《哈佛,凌晨四点半》,希望大家成为十年后优秀的人才!

六十年后,你在哪里?

 

根据“教育测不准原理”,开始我提出的三个问题显然是没有答案的,希望我们一起用三个20年即60年来回答这三个问题、来反思我们的学习和教育。希望你们能每隔20年向母校做一次汇报:

 

●第一个20年(38岁)汇报:你在干什么?如果你在干正确的事儿,这就是有德,或者叫有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个20年(58岁)汇报:你干成了什么?如果你干成了一件或几件有价值的事,这就是有能力、或者叫有智慧。

●第三个20年(78岁)汇报:你是否还活着?说明你身体不错。

 

如果大家这三次汇报都比较不错,就叫做德智体全面发展,我们这个学校一定在做真正素质教育!

 

亲爱的同学们:轻轻地你走了,你将从这里带走了什么?

 

亲爱的同学们:也祝福你们——在未来你们中,失败的人少一些,成功的人多一些!

 

孙清亚校长的致辞读后感】:

 

无论中学还是大学,毕业致辞似乎是件形式大于内容的面上的活儿,往往和鲜花、温情、成功、祝福等等相伴。相反,在毕业典礼上探讨“失败”、“苦难”之类的话题,似乎有些“不合时宜”。

 

孙清亚校长的这篇致辞《面向未来,你为失败做好准备了吗?》就是没按常理出牌,这篇毕业致辞,少了热闹,但多了冷静,少了装饰,但多了真实。言辞切切中,用意深远,很多人读完都沉默了。

 

他的“教育测不准原理”,更值得每个人去反思和回味。

«上一篇:三个贫困孩子终成美国名人的成功励志故事   下一篇:饶毅教授2015北大毕业典礼演讲稿:做自己尊重的人»

评论(0) 点击次数(1052)
评论(共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登陆后可发表评论,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