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nzhiyong
沈志勇介绍: 上海超限战营销咨询公司总经理 叶茂中策划机构原策划总监 大单品模式首创者 中国商业模式咨询第一人 沈志勇《大单品品牌》一书姊妹篇——《大单品突破》最新出版,详解如何创造10亿大单品,当当网、京东及书店有售。 欢迎与作者交流,网站:www.chaoxianzhan.com
文章数量:397
点击人次:1785446
- ·2017年03月
- ·2017年02月
- ·2017年01月
- ·2016年12月
- ·2016年11月
- ·2016年10月
- ·2016年08月
- ·2016年07月
- ·2016年06月
- ·2016年05月
- ·2016年04月
- ·2016年03月
- ·2016年02月
- ·2014年12月
- ·2014年11月
- ·2014年10月
- ·2014年08月
- ·2014年07月
- ·2014年06月
- ·2014年04月
- ·2014年03月
- ·2014年02月
- ·2013年12月
- ·2013年11月
- ·2013年10月
- ·2013年09月
- ·2013年07月
- ·2013年06月
- ·2013年05月
- ·2013年04月
- ·2013年03月
- ·2013年02月
- ·2013年01月
- ·2012年12月
- ·2012年11月
- ·2012年10月
- ·2012年09月
- ·2012年08月
- ·2012年07月
- ·2012年06月
- ·2012年05月
- ·2012年04月
- ·2012年03月
- ·2011年12月
- ·2011年11月
- ·2011年10月
- ·2011年09月
- ·2011年08月
- ·2011年07月
- ·2011年06月
- ·2011年05月
- ·2011年04月
- ·2011年03月
- ·2011年02月
- ·2011年01月
- ·2010年12月
- ·2010年11月
- ·2010年10月
- ·2010年09月
- ·2010年08月
- ·2009年08月
- ·2009年07月
- ·2009年06月
- ·2009年03月
- ·2008年09月
- ·2008年08月
- ·2008年07月
- ·2008年06月
- ·2008年05月
- ·2008年04月
- ·2008年03月
- ·2008年02月
- ·2008年01月
- ·2007年12月
- ·2007年11月
- ·2007年10月
- ·2007年09月
- ·2007年08月
- ·2007年07月
- ·2007年06月
- ·2007年05月
- ·互联网使信息的传播打破了以往时空的界限,信息的首要问题是信,真实、及时、有效、全面等等无不影响着信息的价值。而信息爆炸带来了新问题,搜索、判断信息的成本甚至高于信息本身的价值。从信息角度论述,管理就是信息处理过程,互联网让管理更及时但同时要求也更高,数据孤立无对错,信息关联有乾坤,单一信息的快速到来会让管理者更容易片面处理。明白互联网得工具作用,才会更好地运用工具,而任何工具的运用都是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和正确性。管什么?管人理事,通过不断处理信息滚动发展,发展的始终是事业实事。
- ·直销行业应该也有一些成功的大单品。
- ·大多数人在这个行业里成功了吗?处境怎么样?劳累、艰辛、有压力、无保障,原因是什么?因为往往公司不稳定,或管理不到位,所以中间要频繁更换,事实真相是这些 大多数人在这个行业里成功了吗?处境怎么样? 劳累、艰辛、有压力、无保障,原因是什么?因为往往公司不稳定,或管理不到位,所以中间要频繁更换,事实真相是这些人大多数都没有从错误中学到教训,他们只是不断从一个错误的公司跳到另一个错误的公司。所以每做一家公司都要从头起步一次,多数人几年来都始终处于起步阶段,起步阶段是付出最多,但回报却是最少的,从直销进入中国内地发展到现在的局面,从另一个角度可以说大多数国人的选择是错误的,假设当初每个人在选择的时候都能理智的考虑,那么大家所一直梦想的已经是今天所拥有的,因为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在于我们选择公司的时候,首先是缺少一个硬指标:公司已经成功,它必须是一个事实上在直销业已经成功的公司。每一家新公司的老板在开发市场的初期都给我们打保票说:“我们三年追上某某公司,五年达到某某规模,守法经营、永续经营”,这些公司和事实上已经成功的原国际化大公司相距万里。这样的公司实际上是一颗幼苗,我们每次都把它当成一颗参天大树。所以我们每次参与之后,都发现自己判断有误。选择的时候如果发生判断的错误,一开始就注定了将来会半途而废。 如果我们选择参天大树,也有一个问题。全球前十名最大的直销公司中,多数公司制度上难度很大,主要是小组业绩要求很高,很多人完不成小组业绩,赚不到网络奖金,他们做到一定阶段就会重新选择。你的团队也许能够发展到1000人2000人,但1-2年后剩下的也许不到100人(残部),这时如果你想换另外一家公司,这些人还会指责你:你把我们带进来,你让我们在这里坚持,你怎么走人了?95%做不下去的(在已经成功的国际化大公司里),是因为完不成小组业绩,拿不到自己想拿的奖金。制度上难度很大的公司,人们是因为误解而加入,因为了解而放弃。 在全球最大品牌的十家公司中,只有少数几家公司没有小组业绩,仅有微不足道的个人业绩要求。大部分人都能完成这样的业绩,可以轻松地赚到钱,没有任何过分的压力,产品品质又超常优异;选择这样的公司相对来说成功率要高于其它公司。 跟这个行业里已经成功的公司合作会给你带来什么呢?会给你带来循环性的收入。 这个行业真正的魅力是循环性收入。在一到二年的时间里你坚定地努力,当取得成果的时候,这个成果将影响你的一生,也就是说你一生的财富目标,可以在一件事情上跨越性地实现。你的收入不仅高于一般行业,而且当你停下来不做的时候,你的收入不会中断,甚至更高。 有的人重视在这个行业里赚钱,但对循环性收入不够重视。其实只有循环性的收入才能使你梦想成真,有的公司短期能赚些钱,但令你错过了循环性收入的商机,这种公司使你梦想成空。有的人认为哪家直销公司都是循环性收入,其实大多数不是。 什么样的公司是能够带来循环性的收入呢?只有公司的稳定性没有一丝一毫的问题的成熟公司。必须具备四个要素:1、度过5年以上的风险期。2、世界顶级品牌,最好业绩在前十名以内。3、成长速度快。4、奖励计划基本不变。5、市场还未开发。若要选择一个能带来循环性收入的公司,就不要再被市场上眼花缭乱的公司所吸引,有的公司制度极为诱人,但那种公司由于刚开业,处于求生存阶段;会片面迎合直销商的投机心理,制度和管理方面都有后患,直销业为何有大量的人跳来跳去成为“直销难民”,就是由于不断地被这样的公司干扰了视线,总想挑选最省事、赚钱最快的公司。事实上,很多领导人的意志力已经被这些蒙蔽双眼赚钱快的空泛承诺所摧毁,通常这些承诺所持续的时间长度都不足以让他们从发财梦中觉醒。 在判断循环性商机的四个要素中,为何必须要求有5年以上的时间,又为何必须是世界最大品牌呢? 先谈第一个问题,在直销业中,公司的成功率非常低,表面上看每一家公司似乎前景都特别好;而最终能够成功的公司却廖廖无几。 2001年世界直销联盟有一个统计,在2001年之前全世界共诞生过3万多家直销公司,但超过十年以上历史的公司却只有29家。也就是说,大多数直销企业都走不到5年。5年,是直销企业的风险期、考验期,5年之内该发生的问题都会发生。在这5年期间,每年公司的营业状况都有急转直下的可能性。 再谈关于第2个问题:循环性收入公司为何必须是世界十大品牌公司呢? 据世界直销联盟预计,未来的局面是:世界上最大品牌的公司,占有直销业市场份额的40%~50%,而另外50%~60%的市场份额将由近20000家以上的公司来竞争,每家中小公司每年占有的市场份额都在发生变化。所以一般的公司难以稳定持久就显而易见了。由于直销公司的成功率较低,所以如果你不选择最大品牌的公司,那么你至少要经营十家以上的直销公司,也就是说你需要领导十个不同的团队,或许仅有个别公司做得长一些,那就只能做完一家再做另一家,频繁更换,无数次辛苦劳累,或许仅有一家公司能为你带来略为长久的回报。今后,越来越多的人将明白:循环性的收入才是我们从事这一行业的真正目的。因为你只要辛苦一次就足以让你彻底成功。 中国直销业开放的时刻,将在中国出现白热化的竞争,所以很多现有的小公司将会瞬间消失。今后1-2年内是不断洗牌之后大放异彩的品牌公司。 这是一个靠品牌生存的世界,每一个世界级的大品牌如:可口可乐、麦当劳、奔驰、宝马、索尼、三星,占领任何一个市场都不成问题。每一个世界品牌都有惊人的含金量,是一个天文数字,当我们和世界品牌携手同行的时候,那个品牌的含金量会给你带来市场,带来金钱,但每一个行业里,真正的世界最大品牌公司不会超过十个。 在这个行业里,无论怎样精明的人,都非常容易选错公司,因为选择的关键时刻常常忘记和忽略那几个关键的因素。所以,你常会看到,有些很聪明很有能力的人,经济状况也没有改善。如果在2001年到2012年间你的选择有误,并不要紧,因为你仍然有机会重新选择,而2013年你若再次选错,很可能会错过最重要的时机。你一生中错过多少次机会?这可能就是你最后一次机会!请务必把握! 我们知道任何一家国际化大品牌的公司,在进入任何一个国家的市场,往往开业之际就有人成功,开业之时就是举行表彰大会之日,那是因为很多人善于把握最佳时机,提前运作。往往一个好公司开业之初就会有数万人一起加入,如果这几万人当中有你的下属1000人或几百人,你就会直接成为成功者,从而大大缩短了人生奋斗的历程,这需要你尽可能地提前介入,提前做准备,尽可能在运作条件不太成熟的阶段勇敢地抓住时机;别等万事俱备,时机的特征就是稍纵即逝。 如果你的能力不是特别强,那么你选择的时候应该极其严格、认真,因为你经不起太多的失败。不善于选择的人,将彻底错过这一行里循环性收入的机会。有些人放弃机会,是因为害怕难度,觉得这件事可能有点难,不敢面对小小的挑战,所以成功者总能看到困难后面的机会,而失败者他总是看到机会前面的困难;不同的思维就决定了不同的人生;这些人今后的人生将会更加艰难………… 最幸福的人和最苦命的人都在这个行业里,其差异就在于选择时的眼光,这个行业到底有没有保障 关键也就在于你选择什么样的公司。 你不可以错过大品牌的直销公司,也不可以误入大品牌直销公司中制度上难度太大的公司。如果这两个方面你有失误,在这一行业里,你将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会进入这个行业里的怪圈:不断地重新选择,不断地跳槽,不断地从头开始………… 中国直销立法和直销市场的开放,意味着国人加入直销行业的数量将会暴增;选择这篇文章,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理智,为了避免更多的惨剧;毕竟,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 ·赞同!独特,更容易创造价值。
- ·其实我们可以回到原点来看直销,为什么要搞得这么复杂呢? 直销公司也不过是一个做生意的商家,那就回到做生意来看来论。做生意,就是需要消费者和经营者的。经营者把产品给消费者来赚取财富。 一个公司要不断赚取财富,就要有很多的消费者消费它的产品,这样才会有钱赚对嘛? 消费者从哪里来,就是楼主说的: 一方面,要不断的开发新的客户,二是要增加老客户的重复购买率,即提高他们的忠诚度。 这两点其实最重要的是第二点,直销就是靠这点嘛。试想你去一个地方消费,是在什么情况下才会,主动、重复消费呢? 想明白这些,直销的重点就在这里了。如果说你做的那家公司可以达到,那就可以实现倍增了,要不只是为别人打工。
- 中国式富豪的成长
-
我的日志
其实,“富豪榜”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对富豪们财富的信息公布,也不仅仅是为国人提供了一些谈资,更重要的是,它启蒙了中国人的财富观。
[@more@]中国式富豪的成长
上海超限战策划机构总经理 沈志勇本文发表于《销售与市场战略版》第11期
一年一度的“富豪榜”又一次在国内掀起舆论巨浪,碧桂园26岁的接班人杨惠妍以1300亿元人民币的资产位居首位,更是成为众多老百姓茶余饭后品评的焦点。
其实,“富豪榜”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对富豪们财富的信息公布,也不仅仅是为国人提供了一些谈资,更重要的是,它启蒙了中国人的财富观。
自从邓小平发出“先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号召后,中国人追逐财富可谓是前赴后继。但是,一旦这少部分人真的富起来后,整个社会如何正确对待富人,富人们应该如何对待财富这一系列的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它甚至是检验一个商业社会的商业价值观是否成熟的标志,也是检验我们改革开放成果的试金石。因为改革开放要检验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更是财富背后所带来的社会大众成熟的文化心态与精神倾向。
当我们看到香港的普罗大众对富豪们并无特别的喜爱或憎恶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艳羡香港商业社会伦理的成熟;当我们看到香港富豪出镜,主要就在正常的财经版和娱乐版的时候,我们也不得不对香港富豪们成熟的财富心态而称赞。
然而,回过头来,去回顾中国式富豪的成长过程,中国富豪拥有财富时的表现与中国大众看待富豪们的眼光,却让我们乐观不起来。
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们的商业文化成长与精神成长的速度远远落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一个大家都希望看到的拥有成熟的商业价值观的商业社会还没有完全成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财富原罪说”
当我们翻阅5000年的中国历史,走进二十四史的世界,关于财富的故事,看得最多的并不是如何赚取财富的传奇,更多的则是“均贫富”的残酷斗争和此起彼伏的改朝换代。
历史上,我们这个民族对财富的认知非常有中国特色,民间供奉的两位财神,一个是赵公明,是个军人,另一个是关公,还是个军人,他们都是杀富济贫的将士,而不是创造财富的英雄。“商人”这个词最初也是周朝人鄙视商朝人的,可谓“成份不好”已经定调了两千年。
可以说,整个中国古代历史,是一部“仇富”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患寡、患不均”的思想长期左右着国人那脆弱的心理,“劫富济贫”远比以法治国更加深入民心。数十代王朝的兴亡,都直接与均贫富有关。因为贫富差距拉大,而政府不闻不问,于是豪杰们振臂一呼而天下群起响应,均贫富、吃大户,然后改朝换代。
财富没有保障,富人每每提心吊胆。劫富济贫也好,改朝换代也罢,不过是角度不同,说法有异,实质上都是对财富的仇视,对社会分配的外力干预。
而这一切的起源,都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财富原罪观”:
中国人也有原罪观念,但不是宗教意义上的原罪,而是对获取财富所产生的负罪感:挣的钱越多,积累的财富越丰厚,就越觉得自己理亏,对积累财富就越有恐惧感。“财富原罪观”是中国文化特有的现象。
“重农抑商”一直就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国家战略。这一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农业是本业,是国计民生的根本,农夫才是惟一的生产者,而工商业是末业,它的存在与发展,对国计民生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这样的统治思想,来自于长期统治中国的儒家和道家思想,正是因为这些哲学思想的长期影响,才造成了中国“重农抑商”的独特现象。
黄明东、朱九思在《财富原罪观对中国人精神结构的影响》一文中写道:
老子主张清净无为,反对聚集财富,他认为:“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进而指出:“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人道》也认为:“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能长保。”表现出对财富的恐惧和担忧。
春秋以降,管仲、商鞅、韩非等一大批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的思想家,都在对待财富的问题上提出过富国不求足民的观点。
在对待物质财富追求的态度上,占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是孔孟、董仲舒、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这个正统儒家思想系统,对财富基本上持否定态度,越到后来这种态度越明显。
此后,又有历代思想家反对聚集财富,如近代思想家龚自珍就对商品货币经济,对商业抱消极以至敌视的态度。他把"食"(农)与"货"(商)严重对立起来,认为"匹夫之忧,货重于食",而"人主之忧,食重于货"。
从以上中国历代思想家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财富文化的缺失。虽然中国古代仍然有“陶朱公和沈万三”这样的财富故事,但是在几千年“重农抑商”的历史中,那也只是“沧海一粟”,太容易被淹没在历史的滚滚红尘中了。
这样的财富观,一直延续到当代,就形成了很多人对富豪们的“仇富”心理;同时,又从另外一个不受约束的角度,反向嬗变成了“拜金主义”。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中国富豪的成长
关于中国富豪的成长历史,我们想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
观望:改革开放以前,拥有财富对于中国人来讲,无异于洪水猛兽,很多人避之而唯恐不及。一直到改革开放后的头几年,国人对于财富的观念仍然小心翼翼、如履薄冰。1984年,柳传志创办联想集团的前身,当时由于公司赚了一些钱,在年底给每个员工发了几十元的奖金,在当年,柳传志是以“不要告诉其他人”的告诫来发这些奖金的,也就是说,“发奖金”似乎在当时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犹如“偷了东西”。
个体户:随着改革开放无可避免地滚滚向前,国内第一批尝到改革甜头的人是个体户。得益于商业流通领域的逐步市场化,很多原本没有等到工作分配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毅然跨入了个体户的行列。 当时,有一句顺口溜:“一国营二集体,不三不四干个体”,道出了中国第一批富翁的尴尬出道背景。
李晓华开始了在北戴河卖冷饮的岁月;周正毅在上海滩则卖起了馄沌;德隆集团的唐万新则在乌鲁木齐一个公园门口开了个照相馆。。。。。。
这些依靠练摊儿起家的个体户,最终成为了最先富起来的一批人,当年的“万元户”就主要指的是他们,他们给中国人上了第一堂财富课,也让很多人对财富傻了眼、开了窍。
“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样的顺口溜在今天读来,虽然其中不乏人们对个体户的轻蔑,但是也多少让人从中看到一些无奈和羡慕。
倒爷:如果说个体户是在人们更多的关于“脑体倒挂”的舆论中成长起来的话,那么,诞生在80年代的“倒爷”们,则更多地激起了人们对富翁、对资源分配不公的不满。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国家实行“双轨制”,一部分人游走在“计划内”和“计划外”,依靠政治资源和社会背景,倒腾钢铁等生产资料,快速致富。
据有关专家估计,“双轨制”价差为“倒爷”们带来的总财富有6000多亿元。那一时期,倒爷、批文、公关小姐、皮包公司等等关键词成了当时最为流行的词语。
大款:1992年前后,随着邓小平的南巡和改革开放的加速发展,以及股市的第一次放开,诞生了中国第三批富翁——“大款”,其中的代表就是依靠炒股一炮走红的“杨百万” 。
其实,真正在股市上催生的大富翁,是一些隐性的富翁,比如:92年,德隆集团的唐万新看准了深圳股市的发展,他在乌鲁木齐组织了500人的买股大军,浩浩荡荡杀奔深圳买股票,结果赚到了超过千万元的原始资金。
儒商:看着个体户和倒腾股票的人都迅速致富了,一些“天之骄子”坐不住了。他们原本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原本在国家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拥有待遇优厚地位不错的工作,但是财富在这时,对他们产生了一股巨大的吸引力。
在当时,赚取财富已不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全民都已经“向钱看”,包括这些“高智商”的人们。
此时,中国社会迎来了“下海潮”, 这是一批官员的“下海”热,当时,下海、停薪留职、闯海南成为流行词汇,比如:王文京从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辞职在中关村创办用友财务软件公司;潘石屹从石油部辞职闯海南岛炒房地产。。。。。。
他们这批人的下海成功,我们称之为“儒商”。
知本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中国富豪的身份也越来越有层次,20世纪末、21世纪初出现的一批富豪,更多的是与高科技和互联网联系在一起,他们被称为“IT英雄”。
以王志东、丁磊、张朝阳、陈天桥、马云等等为代表的高科技英雄们的出现,标志着知识和技术也是生产力。当知识和技术也被市场化的时候,其所爆发出来的财富效应要远远超过传统产业,因为它们更多地与风险投资和资本有关联,中国从此进入了“资本时代”与“知本时代”。
当互联网、CEO、纳斯达克、资本等等词汇进入中国人的思维里的时候,正是中国诞生第五代富豪的时刻,那是一个梦幻的财富时代,很多人在互联网狂潮中迷失了自己。
总起来看,尽管中国的每一代富豪的出现,都或多或少地伴随着批评与质疑,但是,正是这一轮又一轮的富豪的崛起,让中国人对财富的定义越来越清晰,可以这样讲,正是无数富豪的启蒙教育,才让中国人对财富有了概念,从而也掀起了全社会的“致富热”,这是天大的幸事。
但是,只有物质财富的启蒙,而没有精神财富的启蒙,从这个意义上讲,五轮富豪的财富启蒙,也是中国人的不幸。
对“一夜暴富”的质疑
中国现阶段的富豪主要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草根民营企业家。他们大多文化水平低,他们的上辈也没有给他们留下足够的财富,他们依靠“白手起家”,辛辛苦苦打拼几十年,终于创造出自己的财富帝国。这一类富豪,他们的突然崛起常在于其在不可预见的、混乱的环境中恰有超常的洞察力,并敢于去闯、去试。并且,他们擅于抓住机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抓住了不止一次的市场机会,最终走向财富圣殿。
第二类,是新兴富豪。他们主要是在新的互联网经济和房地产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新富豪。本世纪初,随着全球互联网经济的发展,造就了众多的“IT富豪”,他们依靠其深厚的科技背景和全球性的视野,掘到了互联网经济的第一桶金;而近年的地产商们,则在房地产一片喊涨的的呼声中,迅速崛起,并连续几年成为富豪榜的“造富工厂”。
这第一类和第二类富豪,在国人的心目中,一分为二:支持的人认为,他们是真的英雄,虽然人们对他们的财富也有艳羡和嫉妒的心理,但是基本上都能接受,也能够做出起码程度的尊敬;另外一部分“仇富”的人则认为,这些所谓的“富豪”,不过是胆大敢冒险,富了之后就穷奢极欲、作威作福、为富不仁,包二奶,偷税漏税,假冒伪劣,行贿受贿等各种‘标签’都贴在了他们的脸上。
而对于第三类富豪,所有的人们,都一致的是质疑和不满甚至是仇视:
第三类,我们把他们叫做“政治企业家”或者“问题富豪”。这些人要么是依靠自己的政治背景和政治资源,赚取资源之外的利润,比如80年代的“倒爷”;要么是90年代至今的吸收流失的国有资产的“隐身富豪”们;要么就是通过行贿、腐化等非正常手段获取利益而一夜暴富的人。。。。。。
这第三类“富豪”,是社会的毒瘤,他们以特权的、掠夺的、欺骗的方式积累财富的方法,日益引起社会大众的不满。因为他们的存在,造成了当下社会各阶层之间的信任感在下降。对于财富结果的赞叹最终演变为对财富积累过程的追问,并在贫富分化严重和日渐不平衡的大众心态压力下,演变成对其合法性的怀疑。这就是当今社会普通民众对于富豪们的“仇富”的根源,也是导致很多群众不能拥有正确对待“富豪”态度的深层原因。
可以这样讲,对于富豪阶层,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这样一个意识阶段:富豪一族的合法性还没有完全被社会民意承认和吸收。社会大众对富豪们的不满情绪的归于平静,对于富豪的整体性尊重的建立,还需要一段较长的路要走。
“全民经商”与“拜金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门的打开和人们思想意识的开放,随着一浪又一浪的致富浪潮的冲击,在国内兴起了“全民经商热”和“全民下海热”,从最初的“勤劳致富”到后来的“知识致富”,对于通过自身努力求得事业的成功,求得财富的增长,“致富光荣”成为了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这种“全民经商”的热潮,正是改革开放能够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商业环境崛起的伟大标志。
但是,“万里黄河,泥沙俱下,”在全民努力追求财富的进程中,由于市场规则的不完善、法律法规的不完备,以及原有社会价值体系被新的商业社会所冲毁而又来不及重建,于是,就出现了道德伦理的沦陷,商业伦理的缺失,和“拜金主义”的盛行,导致整个社会价值观体系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我们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文化增长和精神的增长已经远远地落后了。
从企业角度来讲,有的不法商家完全不顾基本的商业道德和市场规则,不择手段赚钱现象甚嚣尘上,屡禁不绝。假冒伪劣成风,甚至对悠关群众身体健康的食品,和悠关婴儿健康的奶粉都不放过;偷税漏税严重;富豪的个人所得税问题、民营企业的诚信问题、不守法规尔虞我诈问题、耗费资源破坏环境等等问题,层出不穷。一句话,都是金钱惹的祸。
从普通群众来讲,拜金主义则表现为:笑贫不笑娼、有钱就是爷、金钱至上、金钱万能、傍大款、包二奶等等现象十分普遍。
500万包养美女大学生,应聘者成千上百;
网上发了一个中学生的帖子,题目是“质问白毛女”,喜儿,你真傻,人家傍大款都没机会,你还拒绝黄世仁躲到深山里面去,真傻;
有了回扣敢做豆腐渣工程,收了贿赂可把有罪判成无罪,为了金钱,可以以身试法,胡长清、成克杰之流就是在金钱面前失去了气节,李纪周等人也是经不起财富的诱惑,从党的高级干部堕落成阶下囚。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拜金主义惹的祸。其最大的恶果就是:“道德的沦丧”、“精神的贫穷”和“价值体系的紊乱”。
成熟的商业社会需要成熟的商业价值观
金钱是上帝,也是魔鬼;金钱万能,也可能万恶;金钱能助人,也能害人。以上所述的当今社会不成熟的财富价值观,都是只贪求财富的物质层面的功用,而忽略了财富背后真正的文化与精神的功用,也标志着当今社会还不是一个完全成熟的商业社会。
今天,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民奔小康的发展新阶段,财富和富人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而拥有什么样的财富观,如何提高全民财富境界,都是一个值得全社会来关注的问题。
富裕之后,如何对待财富?如何驾御财富?如何实现从物质之富到精神之富的成长?这些问题,都是中国的富豪们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
在2000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评出之后,一家媒体采访了当时的首富,他谈到了“财富的良心”这个话题,他说:“财富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必要资源。对现在的我来说,它是社会财产,尽管在法律上它现在归在我的名下,但长远看来,它并不属于我一个人。它是我们所有员工创造出来的,它将被用来继续增加社会财富,用来培养更多的人。当然现在我对这笔财富拥有支配权,我也珍视这样的权利,这是因为我认为由财富创造者来支配财富对于整个社会来讲更有效率。如果现在把它分散了,它就无法发挥更大的效能。”
而另一个富豪说:“每天早上醒来我想到的都是一张张的嘴,企业里有几千人,他们的背后也许还有上万人,他们要吃饭,要过一天比一天好的生活。如果企业没有发展,我就要面对他们失望的目光,这比任何一种外在压力都要大得多。”
我们在想,这样的富豪的回答,应该是对待财富、驾御财富的最优秀的中国答卷。
同时,让我们放眼世界,搜索关于财富的世界答卷,全球首富比尔盖茨也为中国的富豪们做出了榜样:他在庆祝自己50岁生日时公开表示,巨额财富对其不仅是巨大的权利,也是巨大的义务,他会将这些财富全部造福社会。
比尔盖茨始终将自己定位于一位“财富看管人”,对于巨额财富,他认为自己只有尽职尽责管护的义务,奉献社会、反哺社会,而没有丝毫享受的“特权”。乐施善举,成为世界首富的最大乐事、幸事和孜孜追求的善事。财富品质,因盖茨的慈善而绽放出了道德的光芒。
财富是什么?财富绝不仅仅是金钱,也不单单指物,它包含物质层面也包含精神层面。
衡量一个人或企业家的价值,不在于其财富规模大小和财富多少,而在于他有没有责任心,为社会作出了多少贡献。所有的财富,都始于一种内心状态,内心是个人能完全控制的唯一的东西。只有拥有积极的精神和追求事业成功的努力,拥有平静而从容的心态,拥有内心的真正满足和自信,才是真正的财富。
也就是说,“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财富,而是用深度去衡量”。
而对于普罗大众,对于那些依靠自己辛勤劳动而致富的富豪们,也不能存在“仇富”的心理,要学会尊重那些最大限度创造社会价值和就业机会的企业家们,只有学会包容和尊重,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的财富和别人的财富,才能显示出国人自身的精神成熟度。当然,对于那些通过非正常手段暴富的所谓问题富豪,我们则不但要“仇富”,更要号召全社会的力量来打击他们。
最终,我们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的出现:
对于富人们,只有当裸露在阳光下的财富及其拥有者,感觉是安全的,在心灵上是坦然的,并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真正实现从物质的丰富到精神的丰富,那才是真正的富翁;
对于普通人,只有当看到别人通过努力奋斗而拥有巨额财富时,不眼红、不仇视,懂得尊重和宽容,懂得理解和学习,并不把金钱作为财富的唯一标准,那么,这样的国人,才是拥有成熟的商业社会价值观的现代人。
总之,只有富人和普通人都成熟起来,都拥有成熟的财富价值观,既在物质上富有,也在精神上富有,我们这个民族才算真正进入一个创富民族的行列,我们的“和谐社会”才会最终建成,中国的“大国崛起”之梦才可能最终实现,我们所有的中国人才无愧于“大国国民”的称号!
沈志勇简介
上海超限战营销策划机构总经理,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原策划总监,上海某著名服装企业原营销总监。
营销专著《谋势》已经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12年营销策划与市场实战经验,“新经济第一代策划人”,业内称“机会猎手”,长于在无“市”的市场,创造“市”; 长于帮助弱势品牌快速崛起,快速突破市场。
曾为中华香烟、五粮液、古川纯粮液、广州电信、中华英才网、雪龙人内衣、天蚕羽绒内衣、361度运动鞋、沃特运动鞋、梦娜袜业、红了网络饭饭、雅客集团、泡吧饼干、红桃K、广州中药一厂、WNQ健身器材、石人族珠宝等数百家企业进行过整合营销策划和品牌打造。
欢迎与作者交流:
电话:021-64327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