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apollolx

自述:非法传销的反对者;拿牌直销的修正者;中西文化的调和者;养生保健的融通者;天下文章的拿来者;微言大义的思考者;自强不息的实践者;万柜联盟的探索者。 

文章数量:2242

点击人次:8316223

博文分类
搜索
【转载】 《皮肤养生学》(21)—— 第二节 皮肤过敏的类型及症状

美容---皮肤养生学

 

第二节 皮肤过敏的类型及症状

 

皮肤过敏是一种很常见的过敏形式,从医学角度讲皮肤过敏主要是指当皮肤受到各种刺激如不良反应的化妆品、化学制剂、花粉、某些食品污染的空气等,导致皮肤出现红肿发痒、脱皮及过敏性皮炎等异常现象。皮肤过敏症状是发痒同时也可能会伴有红肿干屑、水泡,或病灶结痂及渗出液化等症状。

 

化妆品过敏是对各类美容护肤品、美发护发品等引起的急(慢)性皮肤病的总称,最常见的是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紫外线致敏、化妆品色素沉着和化妆品痤疮等。其中接触性皮炎一般在使用某种化妆品后一周内发病,轻者皮肤发痒,有红斑、丘疹、红血丝,并伴有皮肤粗糙、脱屑;重者出现红肿、水疱、糜烂、渗液。色素沉着一般是在使用化妆品1到4个月后出现,表现为皮肤逐渐变为淡褐色、褐色,或出现黑色的密集斑点,以眼周和颧部多见,多是在使用了含铅、汞、激素或高浓度治疗药物的化妆品后出现。痤疮多发生在使用化妆品1周至1个月后,表现为面部的炎性丘疹、脓疱,它有停用消退、再用复发的特点,多是在使用了细菌超标的化妆品、含激素的化妆品,或使用的产品与肤质不相符所致。

 

1、化妆品接触性皮炎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CD)是皮肤与化妆品接触后诱发的急慢性皮肤炎症反应。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通常将其分为两大类,分别是通过免疫反应(Ⅳ型变态反应)引起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和因化学性刺激引起的刺激性接触性皮炎(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ICD)。我国卫生部确定的五家皮肤病诊断机构2003和2004年统计数据显示,接触性皮炎在六大类化妆品皮肤病中最为常见,两年的发病率分别占化妆品皮肤病总发病率的82.6%和93.3%。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皮损多见于暴露部位,如面部、手指、手背及前臂。经过一定潜伏期后,突然急性发作。如接触物属原发性刺激。接触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病;如为弱刺激物,则长达数周或数月。损害的形态、范围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刺激物的性质、浓度、接触方式、部位、时间和患者的敏感性,可有红斑、丘疹、水疱、大疱以及坏死、溃疡。皮损大多局限于接触部位,边缘鲜明,形态较一致。如患者敏感性较高,可扩展至身体其他部位。眼睑等组织疏松处,水肿明显,界限不清。有瘙痒和灼烧感,重者有疼痛感。

 

能使皮肤产生接触性皮炎的物质有首饰、表链、镜架、凉鞋、化纤布料、外用药、化学品、化妆品等。一旦发现有过敏症状,应立即寻找导致过敏的物品,并停止接触。

 

2、紫外线致敏

 

紫外线致敏为日光过度照射引起的局部皮肤急性损伤性反应。损伤性红斑已证实为紫外线照射,促使化学介质前列腺素合成所致。紫外线过敏春夏多见,曝晒日光后2~12小时内发病。在高山、海滩等环境及皮肤色浅者尤易发生。

 

阳光中的UVA和UVB这两种穿透性紫外线,会直达皮肤真皮层,使过敏体质的人皮肤上出现红、灼、热、痛,引发日光性皮炎即紫外线过敏。同时,紫外线辐射还会导致“健康杀手”——自由基在体内急剧增加,使局部皮肤产生皱纹、色素沉着、细胞损害,甚至改变免疫系统,造成更严重的光毒性和光过敏反应。

 

紫外线致敏的皮损主要发生在面、颈、手背、前臂等外露部位。皮疹为境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起初为鲜红色,重时可出现水疱。数日后,皮疹消退、脱屑和暂时性色素沉着。局部有烧灼感或刺痛。重者可有头痛、恶心、心悸、发热甚至中暑、休克等全身症状。

 

3、丘疹性皮炎

 

丘疹性皮炎是一种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的风团样丘疹性皮肤病,可能为某些昆虫如臭虫、跳蚤、蚊虫、螨虫叮咬具有过敏性体质的人而发病,也可能与肠道寄生虫、食用某些食物有关。此病春秋季多见,皮损为纺锤形或圆形红色风团样丘,1~2cm大小,中央常有丘疱疹、水疱或大疱,数目不定,成批发生,成条状分布或簇集。一般发疹1 周后逐渐消退,若病因未去除可反复发生。常因反复搔抓而继发感染。

 

发现丘疹性皮炎,患者应积极寻找病因并去除,一般情况下可选用各种抗组胺药等,局部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有糜烂、渗出时用3 %硼酸溶液湿敷,继发感染可加用抗生素。

 

4、药疹

 

药疹为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而引起皮肤、粘膜的反应,如服用药物引起的红斑、紫瘢、大疱及瘙痒、疼痛等。常见的致敏药物有解热镇痛药、磺胺类药、镇静安眠药及抗生素等。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紫瘢、大疱及表皮松懈、瘙痒疼痛,有时还会伴随低热,皮疹消退后多无色素沉着。西药过敏较多见。而中草药中的某些成分也可成为过敏原。

 

5、湿疹

 

湿疹病因复杂,其发病与患者的过敏性体质、精神因素以及外在的物理、化学性刺激等有关。湿疹的特点为有明显渗出。近年来湿疹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这与化学制品的滥用、环境污染、三废治理不善、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加大等因素有关。发病特点:

 

①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②可发生于体表任何部位;

 

③反复发作;

 

④局部或全身可见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脱屑、色素沉着;

 

⑤剧烈瘙痒;

 

⑥对称分布。

 

湿疹医学处置原则首先要去除各种可疑的致病因素,如发病期避免辛辣食物及酒类、浓茶、咖啡。避免过度烫洗,消除体内慢性病灶及其他全身性疾患。局部治疗根据病期及皮损形态特点,按外用药物应用原则选用适当剂型和药物(参见接触性皮炎的治疗) 。内服药物疗法以抗炎、止痒为目的,包括应用各种抗组胺药等,另外对于瘙痒引起精神烦躁患者可服用安定等镇静剂。急性期可选用钙剂、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等静注,有合并感染者,加用抗生素。

 

6、荨麻疹

 

荨麻疹的病因复杂,致病因素常见有食物(如鱼虾、蘑菇、草莓等)、药物(如痢特灵、青霉素等)、物理因素(如寒冷、热、日光、摩擦、压迫等)、肠道寄生虫、慢性病灶以及精神因素等。其造成的损害为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鲜红色或白色风团。突然发生,数小时后又迅速消退,一般不超过24小时,反复发生,有时一天反复发生多次。消退后不留痕迹。有剧痒、烧灼或刺痛感。急性者发作数天至1~2周可缓解。荨麻疹为机体对各类刺激在皮肤上表现的一种血管神经性反应。发生机制为皮下组织的小血管扩张,管壁的通透性增大,发生渗出作用,形成局部水肿。常见原因有:①外在接触冷、热、日光等刺激;②蚊、虫叮咬;③食用或使用鱼、虾海产品、蘑菇、磺胺类药、水杨酸、青霉素、血清等。

 

荨麻疹症状表现为皮肤突然剧烈瘙痒或灼烧感,患处迅速出现大小不等的、局限性块状的浮肿性风团,小到米粒,大至手掌大小,常见为指甲至硬币大小,略高于周围皮肤。

 

 

相关阅读:

 

《美容---美发---皮肤养生学》子目录

 

返回阿波罗飞雁博客首页

«上一篇:《皮肤养生学》(20)—— 第五章 过敏与抗过敏 第一节 过敏的产生机制及过敏类型   下一篇:《皮肤养生学》(22)—— 第三节 防治皮肤过敏的途径»

评论(0) 点击次数(3312)
评论(共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登陆后可发表评论,请先登录。